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18的文章

他總是不了解我?關係裡的溝通:自我揭露與回饋

「他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啊?妳一向客觀理性,他不知道妳根本不會介意嗎?怎麼會這樣?」 Yvonne 顯然很吃驚。 「我怎麼知道他怎麼想的?捉摸不定,自以為是風一樣的男子」 Ivy 打趣地回應了 Yvonne 。 我輕輕啜了一口咖啡,接著淡淡地作了個小總結:「他不一定是不了解妳,他不了解的,也許是他自己」。我看似在回應 Ivy ,其實是解釋給 Yvonne 聽。 以上對話的背景故事是這樣。 Ivy 跟老公前陣子有了些爭執,老公先是說了一些不得體的話,過些時日才開始道歉賠不是, Ivy 雖然不再動怒,但多少感到莫名其妙,心中不是滋味。 這讓我聯想起 社會心理學家 Joseph Luft 和 Harry Ingham 提出的周哈里窗( Johari Window )理論,因為「自我揭露」與「他人回饋」不足,導致雙方溝通無效,這也可以用來理解感情關係中,有關了解自己以及了解對方的思維盲點。 我們總以為伴侶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,所以我們的一顰一笑、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伴侶彷彿肚子裡的蛔蟲一樣,能夠感知及理解背後的原因及行為動機。 然而現實狀況是兩個人的相處,意見不同只是開端,後續的溝通及協調,反覆上演著碰壁及鬼擋牆的情形,接著 流於背後諸多揣測,還有負向情緒不斷衍生和累積 。說來感慨無奈卻又難解,兩個人彷彿生活在平行時空,明明使用著相同的語言,卻怎麼樣都達不成共識! 然而奇怪的是,婚前卻可以?於是 關係開始如履薄冰,相處時刻戰戰兢兢。 有效溝通的一大前提,就是「意願」 。沒有意願的努力,只是流於表面形式;沒有意願的表現,只是做個樣子。如果雙方已經具備了溝通的意願,希望讓日常相處及感情關係變得更好,那麼可行方針又是如何呢? 關係裡的自我揭露:需要有你也有我 自我揭露 (self-disclosure ),是幫助別人快速了解自己的良好方法。開誠佈公地把自己的想法、需求以及感受說清楚,讓對方不用妄自揣測,卻又屢屢猜錯,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及衝突,除了避免感情關係越磨越薄之外,多次試誤也會讓人備感挫折,讓人在關係裡失去表達自己想法的膽量,以及溝通能力上的自信。 關係

沒有原則,你的善良一文不值:終結人際剝削,你該搞懂心理界限

你看過泰國電影嗎?異軍突起的票房黑馬《模犯生》也許很多人看過了,或者至少也聽過。但我今天想談的,不是這一部電影,而是至今讓我難以忘懷的驚悚懸疑電影《13駭人遊戲》。故事主角是一個善良單純,但也有點軟弱(容易被人欺)的年輕男生,際遇看來很倒楣,工作不順、女友拋棄他、還有養家的經濟壓力,剛好有了意外機會降臨,只要完成通關的十三個任務,就能獲得一億元賞金。 為了不影響觀影樂趣,這十三個任務的個別細節暫且不提。隨著劇情的進展,男主角的性格及事件判斷的取捨有了大幅度的改變及扭轉。然而,是從哪個時間點或任務開始扭曲的呢?對我來說,「關鍵」是吃大便這項關卡(只有這裡有微劇透……),加上每個關卡任務的時間銜接得相當緊湊,沒有休息及緩衝思考的時間,判斷力更是大幅減弱。一步退,步步退;一步讓,步步讓,從一開始單純只是為了多賺點錢來貼補家用,到最後什麼都能捨棄,自尊、善良、體貼、同理心、道德……都被突破了,底限一再下修,直到最後,做出一些殘忍噬血而且背離初衷的選擇。 當然,電影有非常多的戲劇效果,挑動我們纖細的神經及敏感的情緒,讓戲劇效果極大化,然而這部電影,卻也帶給我在感情關係裡非常有趣的思考,那就是 順從與心理界限的議題 。 社會心理學裡面有個知名而且能廣為運用的概念,叫做「腳在門檻內策略」(Foot in the Door Technique),是Freedman和Fraser在1966年所提出,也有人稱之為「插足入門術」或「得寸進尺效應」。它的大意是, 一開始只提出一個小要求,等到對方答應,再提出一個有關聯,但是難度或門檻更高的要求,那麼後續這個「更困難的要求」被對方接受的機會就會提升 ,亦即讓對方更可能順從你提出的後續(變態)要求。 為何你無法拒絕越來越過份的要求? 為什麼會這樣呢?一般而言,人都會拒絕難以達成、或是違反本身意願的要求。然而,如果一開始不好意思Say No,順從了這個「看似」小小的要求。一旦同意及接受這項要求之後,就會讓自己與這項要求之間產生一致性的關聯,例如相關的態度、自我概念以及知覺。如果後來拒絕了更大而且相關的要求,就會出現認知失調,感到自我形象在過去與現在不一致的問題。 例如說,我以前是個熱心助人的好好先生,現在怎麼會去拒絕別人的哀求呢?

感情困境的轉捩點:相信改變,「勇於」思考

你現在幾歲了呢?妳覺得自己的人生,無論是微觀還是巨觀,還有改變的可能性嗎?人生好漫長,卻也好短暫。人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課題,即使只看人際關係,無論是原生家庭、同學、同事或伴侶,從交往階段到進入長期關係例如婚姻,都有著不同的關卡與考題,考驗著你的智慧,挑戰著你的危機處理及應變能力。 許多人因為內心的恐懼、擔憂、無能及匱乏感,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改變,所以連思考的第一步都不敢。直接自廢武功,扼殺了所有的機會與可能。又或者只想了一下子,頂多就一兩種方案,最後仍被恐懼綑綁及困住了,所以結論就是「算了吧、不可能、無能為力、我沒辦法。」 當你先「相信」不可能改變困境時,那麼嘗試解決困境的第一步:「思考」,自然也就不敢了,自我也縮小了。那些早已存在你身上的潛能,後續也就沒有機會展現及綻放了。 有多少人的一生是被自己這樣畫地自限,困在原地動彈不得呢?每一個機會轉瞬即逝,看不見卻始終存在的沉沒成本也就越來越高。 許多來到諮商室的人,或是身邊的朋友及家人,有些人面對困境或挑戰時,無論題目容易還是困難,甚至連題目內容都還不清楚時,第一個反應就是直接 Say No ! 直接推掉,直接否定。 相信改變 當你相信自己有改變的潛能與空間,人生還有其他可能,有機會也能夠改變感情關係困境時,你才會願意去做更多一點嘗試,尤其是行動的起點,也就是思考。 勇於思考 當你勇於思考,就膽敢想得深、想得廣及想得遠。這正是指思考的深度、廣度以及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未來。 深度 :你希望這段感情關係的品質如何?你期待的感情發展結果又是什麼呢?是要跟眼前這個人繼續走下去?還是決定結束,畫下句點呢?兩個來自不同成長背景,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,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思考脈絡、態度及作為,意見不同實屬常態。然而意見不合乃至於出現爭執時,要選擇怎樣的方式來處理呢?大動干戈,爭執不休,非要有個輸贏對錯?還是能夠適度微調,理性溝通呢? 當你願意抽絲剝繭思考,在這段關係中真正在意,所以要把握的核心時,那些無謂的爭執,那些多餘的傷害,那些為難對方也為難自己的考題,都是沒有必要的。 廣度 :意見不同,立場不一樣時,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?難道只有一種做法

用取捨的智慧,找回親密關係中的質感

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聽伴侶說話了呢?又或者你的心聲,有多麼長的一段時間不被對方瞭解了呢?我們都活在加速前進的時代及匆忙的生活節奏裡,看似日復一日的生活中,有著忙不完的待辦事項,有著層出不窮的大小瑣事。忙著因應外在要求,壓力感倍增的同時,我們是否都忘了回過頭來,好好呵護身邊的親密關係?尤其是關係當中最核心關鍵的角色:家人或伴侶? 被 3C 駕馭的人生,被手機改變的關係 相信不用刻意注意,只要你外出用餐時間,或是去咖啡店外帶拿鐵時,在等候時稍稍留意內用的客人,如果剛好是一對伴侶,觀察一下他們之間的互動,還有臉部細微表情。若是距離夠接近,不妨傾 ( 偷 ) 聽一下他們的對話。但是你會發現,最有可能也最常見的狀況是兩人沉默不語,低頭滑手機。 科技的便利,帶來資訊即時傳遞及讀取,但是你會怎麼運用科技?還是反過來被駕馭呢?你可以傳訊給分隔兩地但始終掛心的家人,或是好久不見但珍重再見的朋友,問候一句「近來好嗎?」或者傳訊給辛苦在外打拼的伴侶加油打氣,當然也可以傳訊跟關係外的對象曖昧,慢慢地成為軌道外的地下情。 當一切都變得太容易,深刻的情感再也難尋;當一切都變得太隨意,珍貴的關係再也難覓。試著反問自己:與家人、伴侶面對面相處時,卻頻頻滑手機,瀏覽著沒有止盡的朋友動態,是真有要事?還是相處時的乏味無趣、不安及焦慮?所以將臉書訊息作為人生的興奮劑?或者是用來緩解相處時的種種情緒,逃避面對關係當中存在已久的問題? 你關心的人在哪裡,你的熱情和溫柔就在哪裡 臉書裡有著各式各樣的關係,他們可能是你的同事、不同階段的同學、朋友、遠親、近鄰還有家人。他們有不同的地位,但重要性應該不及你眼前,陪伴你每一天生活,還有走過一生潮起潮落的家人或伴侶。 就像你在五月天的演唱會上,除了一開始跟朋友合照及打卡,演唱會開始後你絕不會忙著低頭滑手機,看看同事去了哪間餐廳,好奇同學看了哪部電影,深怕漏了哪一則動態消息。你只會專注在眼前賣力演唱的歌手,因為那是你的熱情;你只會在意耳邊旋律及歌詞的感動,因為那是你的溫柔。你知道在此時、此刻與此地,真正重要的就在眼前,也都在眼前了。 回過頭來看看你跟伴侶的相處時刻,試著放下手機,最好是關機,給彼此預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