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9的文章

與人為善,但不任人侵犯

我們都聽過斷捨離。但最應該處理的,不是居家環境,不是囤積的日用品,也不是使用沒幾次的奢侈品,雖然上述也都需要處理,因為你身邊的環境,其實就是你內心狀態的反映。 真正最該斷捨離的,就是人情,更精確的說法是佔用你的心力,掠奪你的能量的關係,而當中唯一也是關鍵的核心,就是游移不定,實則怯懦的自己。 有些人,不聯絡很好。 有些人,不見面更好。 當然更有些人,這輩子不曾認識最好。 (經典台語歌曲《不如甭相識》音樂請下) 我們都想要呼吸乾淨的空氣,我們都重視飲用的水要純淨,可是有多少人認真重視,用心反思,自己的生命裡竟裝了不少讓人憂鬱,還持續發臭的關係。 沒事就來挖苦或吐槽,沒幾句就開始耳提面命,一副你實在太嫩不懂事,換我來教你。平心而論,我們也希望有所收穫,也沒這麼不受教,但是聽了大半天,一根象牙都沒有;再不然就是毫無事實根據,只是空穴來風,就可以信誓旦旦,大放厥詞,還要你聽從。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如同制約一般的情緒反應,還有反射動作。有些人一出現,就能讓氣氛立刻凝結,讓你的焦慮指數激增,讓你彷彿如坐針氈,好想拔腿開溜。 明明沒有人喜歡當受氣包,可是卻當了受氣包一輩子。 明明沒有人喜歡被看衰小,可是忍氣吞聲,內心含恨,這一生也就這樣糊里糊塗過去。 許多人發心良善,但卻任人侵犯。你給了一次機會,又再給一次機會,然後對方的侵門踏戶沒完沒了,惡性無限循環。 先發制人轉移話題 。高明的人,主導話題;我輩中人,轉移話題。大多數的人,都難以主導人生,自然也遑論主導話題,所以主導話題是進階版的事。現在能做的,能練習的就是轉移話題。 活到這把年紀,什麼話題會讓你不舒坦,什麼議題越是聊下去,越是讓你戰戰兢兢,背脊發涼還如履薄冰,我們心中要有自知之明。 保持距離就是開始 。我們都知道在關係裡,要有健康的界線。但是要如何開始呢?那就是先拉開距離,不讓關係黏踢踢。任何改變,都是循序漸進。 以前但凡有邀請,或者任何聚餐,我多半不好意思拒絕,明明我早已沒電,累得半死,但總不好意思說明;甚至有些場合分明有雷,還偏向虎山行,自找苦吃。現在年紀有了,智慧是沒有增長多少,但是更懂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非必要的活動,不去;該保持距離的

不要反覆咀嚼別人的惡意

從小到大,我們一直都受著外界的影響。三十年前,能影響你的,多半是身邊的人,是日常生活會碰到的人事物。來源相對少,還有單純。 到了現在,能影響你,讓你上一秒開心雀躍,也能讓你下一秒就焦躁煩惱、痛苦懊惱,甚至想要尋短的來源,大幅增加,還有複雜多了。 光是滑開臉書,瀏覽IG,總之只要連上網路,就能讓你自慚形穢,甚至受到有意識的攻訐,或者無意識的攻擊。 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 面對別人的惡意,多數人都無法聽過就好,因為聽到,就開始萌芽還有生根了。 然後你還懷疑是自己過度敏感。 慎選自己說出口的話,打出來的文字,當然也要留意自己接收到的訊息,無論是聽到的,還是看到的。 不要反覆咀嚼別人的惡意。 因為保護好自己,是重要的事。

你,就是自己的貴人

過來人沒跟你說的,大抵有兩種原因。 一種是知情不報,一種是,他們從來也沒有仔細想過。 無論是戀愛結婚,或者生兒育女,這等大事有多少人是經過 並持續反覆思考,都想得透徹明白,才結了婚?才成為了父 母? 很少。多半子是摸石子過河,且戰且走。更常見的狀況是, 許多人都只想到三項,就覺得自己想清楚。而有些人,卻是 抽絲剝繭想過三百項,才評定自己夠清楚。 書中不一定有顏如玉,書中也不一定有黃金屋。但書中往往 都藏有救命符。從古至今不分國籍,有無數研究及著作都在 闡述相似的故事,同樣的心境。 最近忙著搬家,翻箱倒櫃整理,尤其是留在身邊多年的書。 照片中的這兩本書,我應該會持續帶著,直到我進了墳墓。 從國中時期,我就開始想,一直想,反覆思考著身為女性、 作為女性還有成為女性,在這個世紀的台灣,是置身什麼處 境,會面臨哪些困難。 除了持續思考,我開始找答案。引領我及回答我的,就是書 。 作為女人,即使到了現代,還是辛苦的。無數的既定框架, 無數的社會要求,有形的,無形的,還有無盡的包容,最後 成了綑死自己的枷鎖。 女性受苦的一種常見典型,就是「媽媽」的身分。 因為母愛時常被無限上綱的要求,母愛必須無盡付出、無限 溫柔。 所有當了媽媽,成為母親之後的現實,可能面對的殘酷,很 少人會跟你說,也很少人敢明白說。 可是書裡面,通通有。要不要結婚,是可以選擇的。要不要 為人父母,更是可以選擇的。 我時常聽到讀者或朋友這樣跟我說,「我不敢相信孩子出生 後,他才說他根本不愛孩子,然後說受不了,就跟小三跑了 。」、「我從來沒有想過養兒育女的花費這麼驚人。」、「 我不曾料過更沒有心理準備,孩子有發展遲緩,往後生活如 此折磨。」以上心情,林林總總。 所以在此之前,需要更多探索,更深入的了解。因為你的每 一個選擇,都會持續影響你的一生。幫助你選擇及判斷的, 就是持續閱讀;而幫助你跳階及跨越的,就是遇到貴人。 讀書是一生的任務 。離開學校、出了社會更要閱讀。很多人在畢業後,就把書 籍束之高閣,從此只看足夠吸睛,卻充斥腥羶色的新聞,道 聽塗說是一回事,更驚人的是以訛傳訛。 閱讀,是主動擷取的歷程,不是被動吸收。時間有限,主動 揀選你需要的,主動擷取你必要的,那才是養分。被動接收 的資訊,十之八

生育的條件

「為什麼你不想生小孩?」 「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,養育一個生命,還有承擔相關的一切及責任。尤其要能做到,把它視為獨立的個體,不是我的所有物,所以我能任意支配。」 腦海中突然飄過十五年前的某一天,當時在校門口等公車,跟班上男同學的對話。 言猶在耳,卻不覺得相隔多年。因為這段回答,依舊到位。 生小孩好嗎?好啊好啊!小孩最可愛了,當然好。所以婚就結了,小孩就生了。誰料小孩出生以後,發現育兒的現實竟然跟理想中的生活出現嚴重牴觸,小孩一直哭,而且很花錢,還有林林總總的各種因素,承擔不來,所以跑了。 「你爸爸呢?」我問了兒童A。 「他坐牢。因為吸毒。」A淡淡地回答。 「你媽媽呢?」我問了少年B。 「她生下我就跑了。我連她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。」B也是淡淡地回答。 即便類似的故事及情節,聽了上百遍,我還是沒有習慣的一天。 從國小到高中不等,他們都住在育幼院。 有些老一輩的人會說「生了小孩,他就會成長了。」或「有責任,他就會學會負責了。」當然也有「小孩會帶財」這一類,勸人生育的話語。但現實社會上,反例卻是比比皆是。 會成長的人,不用透過生小孩,他也會成長。 會負責的人,日常生活大小事,都有需要負責的層面。 至於帶財,我想帶財是因為一個人有了承擔家庭的自覺,而讓自己更加勤勉,在工作上力求更好的表現,才會有長官提拔、貴人賞識,讓好運及財運源源不絕。 更何況,生小孩是不能反悔的。我是指,你可以在心理上感到後悔,但是行為上,不能夠一翻兩瞪眼,可以說一句,老子(或老娘)不幹了,拍拍屁股走人。 結不結婚,是可以選的。生小孩也是。 生育小孩只是隨波逐流,因為大家這麼說,我就這麼做。如果生育之前,沒有任何自問及自覺,那麼實在無須生小孩,或者,這個選項你至少要緩一緩。 這個畫面雖然很荒謬,卻是許多人都在心底曾經有過的吶喊。小孩長大以後,問你為什麼要把我生到這個世界上?身為父母的人,自己答不出來,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。大抵會聽到的回應就是,「因為大家都是這樣。」,或者「沒有傳宗接代,人類會滅亡。」 關於前者,就是人云亦云,複製悲劇的下場。 關於後者,若有這等大愛,應該發揮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