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7的文章

為什麼我總是斷不開問題戀情:感情能設停損的關鍵是什麼?

在離婚率高居不下的時代,感情議題常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。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早早壯士斷腕,選擇「主動」離開;而有些人則會選擇一再隱忍、持續不快樂,即使瀕臨憂鬱症發作的邊緣,仍舊無法離開一段食之無味,棄之老實說也不可惜的關係呢? 在一段關係裡所投注的時間、感情、金錢、體力都是人生的成本。一段感情或者是婚姻破局,無論導火線為何,只要做不到盡釋前嫌,接下來的過程兩個人都不好受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一種選擇,如果留在關係裡,能夠找到足以說服自己,更重要的價值,那不啻也是一個好選擇。但是對於有些人,只是自欺欺人,心底的疙瘩及陰影永遠存在,持續地讓自己悶悶不樂,糊里糊塗、相看兩相厭地過了一生。 停損,就是針對以上項目開始止血。不管對男人而言是時間,還是對女人而言是青春的那一分一秒,還是投入的金錢、關心、照顧、感情、心力……都能夠趁早收回。 秘密就在差別裡! 是否能停損的秘密,就在這兩個案例中。你可以從這兩個案例發現什麼嗎? 案例1 :最近有位朋友A氣得牙癢癢地跟我抱怨,老公在外跟第三者同居,並不打算離婚,而且還表明了就是要在外頭痛快過活半年再回來,結果不出六個月,這段婚外情就宣告終結,第三者包袱款款走人。雖然老公回家了,然而對朋友而言,期間受到了諸多羞辱、委屈、憤怒及不滿無可發洩,但自己也沒打算離開這段關係。即使跟我訴苦時,那滿腔負向情緒仍是多到爆棚! 案例2 :半年前心理治療時有位個案B,也是因為婚姻困擾而前來,沒想到談了三次之後結案。最近一次現身,已經相隔半年,氣色大好,精神奕奕,跟當時哭得梨花帶淚的她,判若兩人!猶記得當時主訴問題跟我朋友一樣,也是伴侶外遇,然而她當時就已經朝向主動提出離婚的準備及打算,如今還真是成功(?)恢復單身,外顯情緒跟我朋友截然不同,有些遺憾與感傷,但更多的卻是輕鬆、自在與快樂,也算是開展新生活及人生。 同樣是老公外遇,為何有人單純抱怨但維持現狀,有人卻主動離開這段關係呢?我認為「自我效能」會其中發揮的作用,值得了解。 由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,可以影響一個人努力的各個領域,無論是學習、工作、感情、婚姻及人際關係……等方面。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力量可以影響結果的信念,將會決定當你面對嚴峻挑戰時,潛在實力的最大發揮及可能做出的選擇。 更進一步從史密斯(Smith)和貝茲(Betz)的觀

如何把單身活得精彩?你必須「五感全開」

單身不一定寂寞難捱,單身更不必然是公害。可以肯定的是,單身的人偶爾會感到孤單,至於是不是身邊沒伴使然,其實並不盡然。只要是人,都會感到孤單,這跟你的感受有關,跟有沒有伴則是未達顯著相關。寂寞、空虛、心酸、不安、困惑,這些時不時浮現的都是很尋常的感受,不是單身的人才會有。而是生命本就迷惘,生活日復一日無比尋常,我們就會下意識地以為愛情等於解藥,有人陪伴就是防空洞與避風港。 孤單並不奇怪,更不應該是難言之隱。人都有親和需求 (Need for Affiliation) ,尋求被人喜愛與接納是正常的期待,也是很自然的渴望。所以我們會去建立關係及尋找伴侶,尋求和諧愉快的互動,並且從彼此理解、支持、親密自在的關係中,獲得愉悅、滿足及內心的安定。然而當美好的關係、適合的伴侶目前不可得時,該怎麼辦呢? 不要老走同一條路 : 你總是維持兩點一線的生活嗎?這樣的路線又維持了多久了呢?每天都在相同的時間,搭上同一班捷運或公車,你只會看到一樣的風景,遇見同一群睡眼惺忪的上班族,所以相遇的火花永遠無法點燃。從明天起 ( 因為今天清晨已過去,你正坐在辦公室 ) ,試著提早出門,預留一小段步行時光,或者是改變乘車方式,嘗試不同的通勤組合,不經意的驚喜也許正等著你光臨。 不要總點同一道菜 : 一個人去餐廳用餐有些為難,所以你總是光顧回家路上的小吃攤。現在開始,試著光顧隔壁那一家攤販,或者開始點大辣大酸,不要讓老闆一看到你就料到你會點哪些菜,幫你說出那第一百零一道菜單,給老闆一點驚喜 ( 或是驚嚇 ) ,你才不是這麼好預料,還有你的飲食喜好不會總是千篇一律地無聊。你會發現,其實美味的食物如此多,以前卻只會滷肉飯、貢丸湯加燙青菜!或是牛肉麵小辣還要少油。飲食即是生活,試著擴充美味的組合。 不要維持相同姿態 : 你不用在捷運車廂內 cat walk ,但至少打直腰桿抬頭挺胸,讓車廂玻璃倒映裡的你不再是面無表情,讓自己看了都會微笑。 不 要老是欲語還休或火力全開 : 面對新認識的朋友,別再欲語還休,試著大方友善,勇敢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,記得帶著一絲絲溫暖;面對不滿意的人,試著輕飄過去,把精力留給自己,不用對他火力全開。 試著打造全新的生活型態 : 這個世界有太多新奇有趣的事,有許多你還未曾嘗試,甚至還不知曉的

「解憂雜貨店」提醒我的三個人生道理

近期正夯的電影「解憂雜貨店」你觀賞過了嗎?或是原著你早已讀過了呢?無論如何,這部優秀之作激起我許多思考的漣漪,帶來不少驚喜,更提醒我三個珍貴的人生道理。 起心動念的蝴蝶效應:每一個不起眼的決定,都會在未來影響你的命運 電影主角是一群年輕的小屁孩,自以為正義卻做了壞事,所以半夜落跑到早已廢棄多時的雜貨店空屋藏身落腳,因而拉開了故事的序幕。這三位少年吊兒郎當,看什麼都不順眼,有一部份原因來自於育幼院出身,其中有一段,主角憤怒地說到「會生不會養,壓力大就虐待小孩」,成長過程承受的委屈、受苦與心酸,還有年輕人對於未來何去何從的空白與茫然。 然而奇妙的,在他們意外收到來自過去,素不相識者的求助諮詢信件時,雖然一開始的回信都在打槍求助的人,例如「你沒有天分,趁早放棄吧!」或是「酒家女不是什麼好東西」之類的冷言冷語,讓求助的人更加無助,但是內心深處其實都是懷抱著「希望她能幸福」的心態在回信,直到最後轉為直率真誠,給了彷彿明牌般的預言建議。而這些不起眼的決定:回信與否,以及要回覆什麼樣的內容,到了最後卻串聯起了未來的育幼院及院童們的命運。 即使有來自未來的信,最終是你的選擇與努力,才造就一切 來自未來的信就如同預言,但是預言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你怎麼選擇,以及選擇之後你是消極怠惰還是積極努力,才會造就你現在的成果。在選擇同時,你的心中必須有一把尺,去衡量利弊得失,優劣勢評估,還有是非對錯。簡言之,你必須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。沒有中心思想,那麼再好的建議也可能被當成詐騙;沒有中心思想,再糟的建議也可能被當成信仰。 而在選擇之後你願意投注多少努力,遇到挫折及困難也願意堅持下去。影片中「迷惘的汪汪」為了回報養父母之恩,急需一大筆錢,在金主援助開店與從事行政工作當中矛盾擺盪,但她最終選擇胼手胝足從基層職員做起,並且在工作同時努力進修經濟學知識,以因應未來大環境的趨勢變化,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,成為有能力貢獻及照顧更多人的傑出企業家。 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個真誠的建議,很可能不經意就讓一個迷惘的人找到志向。一個溫暖的鼓勵,很可能在無意間就讓一個傷心的人尋短止步。影片中可能被忽略的一個角色,就是外遇生下的女兒。但是她卻在我的心中

經營關係好難?!把家人當客人,把伴侶當主管

相信許多人都會納悶,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進入穩定關係後,就會開始出現「相愛容易相處難」?不耐煩、怠惰、懶散、火爆脾氣,只是意見相左,立即動輒得咎,口無遮攔謾罵、指責甚至拍桌動粗?也就是開始放任自己毫不修飾及遮掩,讓自己原形畢露,將自己最懈怠、最放縱甚至最醜陋的一面暴露給對方看,並且覺得對方會買單?然後導致兩個人的相處勢同水火,痛苦不堪? 所有問題關係的根源:熟稔易生侮慢 跟客人有約,你會守時準時;與客人相會,你會以禮相待;面對主管,你會秉持尊重;面對主管交託,你會使命必達,不敢推諉懈怠。道 理並不難理解,甚至放諸四海皆準。因為得罪了客人,合作關係就吹了;得罪了主管,這份工作就不保了,自己沒有半點好處。而這樣的態度,不也應該運用在家人及伴侶關係嗎?但是,面對越是親近的家人及伴侶時,潛意識中認定是恆久不變的關係,所以無論自己如何失態,情緒如何張狂,行為如何幼稚,都不會被捨棄,也不會被解雇,因此行為表現就越容易得寸進尺,關係裡跨越應有的界線與分際,最終失去了分寸。 「以終為始」的對待 觀察周遭互動良好的家人及伴侶關係,會發現這些人的共通點並不是天生好脾氣,而是不會放任情緒蔓延,也不會輕易發飆。就算遭受無理對待,或是面對極其倒楣的事,通常都會先收斂起自己的情緒,然後轉化成對方能理解的內容以及接受的方式,例如提醒對方的同時,也準備好了對方的下台階。甚至最高明的幽默就是自嘲,也可以妥善運用。 這就像「以終為始」的概念,你希望所愛的人開心,希望家庭關係和諧溫暖,希望伴侶關係親密愉快,這才是所有對待的最終目的。那麼彼此意見不合,或其中一方表現失誤時,我們都期待被溫柔提醒,被耐心等待;不會期待被人翻白眼,甚至被人用話語奚落或貶抑,更不希望被人拍桌發洩不滿,因為自尊會被傷害,關係會被破壞。 你面對客人,不是虛情假意;你面對主管,不是都在演戲。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去體貼及善待家人還有伴侶。 只是我們收回該有的尊重,縮小本有的度量,關係沒有界線,行為失去分寸,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因熟稔而心生侮慢 。就像走在馬路上,看到素不相識的人,你會願意順手幫忙,看到有人動作慢一點,你能夠再等待十分鐘,但為什麼面對最親近的人,對方的慢半拍,自己會不耐煩;對方的付出與容忍,卻又都是

善用四個「不」,為你的感情困境做抉擇!

「每次意見不合就跟我冷戰,動輒一個禮拜不說話,半個月不連絡,見了面就是臭臉,可是我已經 32 歲了,要找到下一個對象似乎不算太容易;加上空窗的過渡期會很難熬,我應該分手嗎?還是繼續跟他在一起?也許結婚以後他就會變得成熟,目前的狀況就會好轉?」 「她總是都愛說反話,明明不希望我轉換跑道,卻又總說一切都支持我,希望我找到能夠發揮天賦與熱情的工作舞台;可是等到我填好離職單,也開始面試新工作時,她才來跟我大哭大鬧,說我不在乎她、不尊重她,這時候換工作,勢必需要時間熟悉新環境及職場生態,到底什麼時候才要跟她結婚?」 以上的對話就像老掉牙、了無新意的劇本,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會聽到。不管是你身處的人際關係,還是周末聚會從同學朋友間聽聞的感情故事,只要是交往進行式,過了甜蜜熱戀期,兩人相處的摩擦衝突及感情困境都是大同小異!這些故事主角明明都是不同人,卻都在相同時空、不同地點上演相同的劇情。 感情關係品質,決定了你人生大部分的喜怒哀樂 。 選擇伴侶,就是選擇你的人生 。 你了解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?身邊的人,是你能夠分享喜悅與榮耀,分擔憂愁與困擾的對象嗎?相處起來自在融洽,還是見面不久就吵架,雙方劍拔弩張,或是乾脆以迴避為上策,少說話多做事,摸摸鼻子認了,一天捱過一天;摸著石子過河,走一步算一步呢? 人性天生不喜歡變動,甚至是對改變感到恐懼,所以才有「習慣」這名詞。即使關係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相處瓶頸,卻因為適婚年齡到了,身邊也有人,所以就進入婚姻。婚後 更是抓緊時間生子,最好還順應長輩期待, 湊了一個好字,但接下來呢?兩個人的關係及互動未曾改善,因循前人走過的路,釀著前人相同的苦,你期待總有一天將會好轉,但實際上那天根本不會到來。 尋找對象跟尋找工作很像,求偶跟求職一樣,摸索老半天卻總是瞎子摸象。許多人甚至莫名其妙地就這樣進入了圍城,然後才開始哀嘆,為什麼自己進去之前沒有睜開過雙眼。 「找出你想要的」、「找出你最有熱情的」,依照上述套路,很多人還是繞了好久,走了一大圈冤枉路。換個角度思考吧!在瞭解自己要什麼以前,你更應該先釐清,你到底「不要」什麼!這包含了四個不,也就是「 不想要 」什麼、「 不期待 」什麼、「 不擅長 」什麼,還有什麼「 不 一致 」。 不想要 :著眼點是「現在」。我們渴望伴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