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提升助人效益,必須優化,跨界學習





















進修課程有許多,為什麼我會來上這堂課呢?一進教室,看到左側牆上貼著春聯,其中一句讓我會心一笑,那就是「教學無聊如同坐牢」。我立刻浮現了下聯「治療無效不如睡覺」。

我是臨床心理師,也是作家。今年《人際剝削》出版後,意外地獲得關注,媒體節目及演講邀請不斷,因此有了很多面對大眾的機會,有了更多發揮影響力,能夠幫助更多人的機會。

所以我萬分珍惜,由衷感恩。

也因此,其中一項自我期許,就是要提升演講效益。如何讓演講不無聊,如何讓台下的聽眾都能帶著感動及收穫,回家之後能落實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及生活,進而過好這一生。這個目標,就成了接下來的自我要求。因為我看似外向,實則內向,這是需要突破的心魔。

教學要出現學習效果,心理治療要出現治療成效,都是一條漫漫長路。

教學之於老師和學生,心理治療之於心理師和個案,都是雙方一起打造改變及成長的任務。

所以,無論是心理治療還是演講,都需要持續學習,優化自己的專用知識,還有身上隨時可用的即戰工具。

帶遊戲難不難?當然是非常難。別說台下學員會有的包袱,身為心理師也是講者的我,包袱更是重得不得了,而且百百款。

所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如何突破學員偶像包袱的這一段。外在技法就是由小到大,由容易到困難;而內在心法,就是講師願意說真話,還有同理心的對待。

說真話,就是講師的真誠,拿出來。

同理心,就是學員的心聲,你明白。

觀察力是學習力之母;洞察力是進化力之父

心理治療很重視觀察,尤其是非語言的行為,而這正是學習的關鍵。要從最初的參觀、參加還有多數人所抵達的天花板,也就是「參與」,到最後的「參悟」,我想,那其中所需要的,就是洞察力,而這正是一個人能夠真正進化、學習大躍進的核心。

我珍惜時間,所以從不浪費別人和自己的時間。

提升演講效果及助人效益,是自我要求,更是我的一生使命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離婚後才明白的事:「辭祖」

嬌小可愛的Maggie 用著小奔跑的步伐 出現在我眼前,蜜糖色的肌膚在炙熱的陽光下閃閃發亮。 我著實好奇Maggie 從哪裡趕過來,一聽到答案著實令我興味盎然。 「霞海城隍廟!不是吧?妳的約會邀請不斷,炙手可熱得很!還需要去求姻緣嗎?」我好整以暇卻又不解地問道。 Maggie 立即賞我一個大白眼:「誰去求桃花?我是去辭祖的。沒聽過吧!」她接著嘆了一大口氣。 「哇!這是什麼?」太新鮮了!「辭祖」二字我還是第一次聽說。題外話,看好友翻白眼也是挺痛快的。 台灣傳統習俗,結婚都會拜過男方祖先,告知入了對方家門。然而離婚場面通常都很難看,沒有撕破臉、對簿公堂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,多半是落荒而逃,老死不相往來。也因此,通常也沒有機會再次進到男方祠堂,親自告知男方祖先雙方情緣已盡,日後無須庇佑,雙方也再無瓜葛。 據說離婚後若是沒有辭祖,男方家裡的祖先原本是庇佑,後來可能成為了干擾,認為自家的媳婦不孝,使得往後的健康、感情及財務狀況等方面都不順利。尤其若是有了新對象,也可能從中破壞,使得下一段感情無端產生波折。另有一說,對於子嗣的健康及學習表現也可能受到影響。 以上來自於Maggie 完成城隍廟辭祖,還有她認真請教網路大神,我才得知原來台灣習俗還有這麼一回事。 一個簡單儀式,讓心中塵埃落定 「我以前也沒聽說過啊,甚至連我老媽也不知道呢!這也算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吧。」 Maggie這麼說。 「辭祖」對於Maggie的意義, 是感念前夫家人曾給她的照顧及愛護,畢竟婚姻走不下去,是兩個人之間的事,而一事歸一事,對於這份親情,她仍是惦記在心。只是離婚後,雙方家人若再碰面總是尷尬,因此Maggie 左思右想後,認為留給彼此空間,不帶給對方無謂的困擾及情緒起伏,反而會是相對合適的做法。 我想,對Maggie 而言,雖然不能親自到男方家祠堂上香,告知兩人已經離婚,也不能以媳婦的身分親自道謝,至少透過到城隍廟完成辭祖,也等於在心中完成一個告別的儀式,將這份親情轉換成綿長的祝福,並且將曾有的羈絆及聯繫輕輕放下。 習俗是這樣子的,信者恆信,不信者也大有人在。無論如何,秉持正向

改變的美好,你只有試過才知道。改變的好處,也只有「你自己」才享受得到!

夏季總是天亮得早。習慣早睡早起的我,每天五點前就能起床,但總是東摸摸西摸摸,不是上網回覆 E-mail 就是先滑個臉書,彷彿是個晨起儀式; 然後才匆忙刷牙洗臉,準備出門練習瑜珈。 然而這天的狀況特別不同, 八點半 要趕赴「寫出影響力」這堂準備兩個月的超硬課程。往前往後估算了時間,必須在 清晨六點 抵達教室, 06 : 10 開始練習, 07 : 30 完成練習, 08 : 00 以前完成盥洗並離開教室。然而這麼早的時間,捷運尚未發車,也同時開啟了第一次騎乘 Ubike 去練習瑜珈的經驗。 早進教室人間仙境,晚進教室仿若魚市 有過運動經驗的人都知道,身上汗水淋漓、臭味四溢的尷尬情形,尤其來到還沒開始熱身,就瘋狂飆汗的炎熱夏季!臭到自己倒是不打緊,汗臭味迫害到隔壁練習瑜珈的朋友,尤其是老師及助教們,那就真是萬分抱歉,心中無數個對不起。 以往總是七點半才抵達教室的我,驚嘆更是驚艷地發現,只是「提早一小時」進入教室練習,不只有許多乾淨的瑜珈墊,甚至連教室內的空氣也格外清新,誇張一點的比喻如同人間仙境! 每個吸氣吐氣順暢無比,不會有默默皺眉時期。反觀以前總是七點半才進入教室的我,好像浸在腥味濃厚的魚市場裡練習,為難了別人,也難為了自己。 從那天起,離開教室後也多了一小時的從容,能在趕赴工作以前,多讀幾頁的書,或是在平價咖啡店瀏覽一下店內雜誌,或者只是安靜地坐在一隅,觀察著人來人往,都不失為生活中的微小樂趣。 改變的美好,你只有試過才知道。改變的好處,也只有「你自己」才享受得到 改變日常習慣如此,面對人生中的任何議題,也是相同道理。在持續消磨的感情裡,日復一日沒有止盡地抱怨、爭吵、指責、謾罵、索討、自責、挫敗及停滯不前的關係,奢求對方改變,那是一種對別人的勒索,也是一種對自己的逃避。 只有直面自己內心,選擇改變自己,才能從痛苦的迴圈裡掙脫,才能掙得更多的餘裕,為自己的人生思考,重闢另一條途徑,探訪下一個美好的風景。 持續抱怨輕鬆簡單,願意改變才是真正勇敢 不改變也沒有關係,第一種情形是「 你很滿意」 ;第二種情形是「 再大的好處也輪不到你 」。 只要嘗試著改變,就會有扭

學會「停損」是保護自己的底限,更是重啟人生的開始

這陣子除了忙工作、進修學習、聽講座,此外的時間就是跟學生時期的朋友相聚。時光荏然,橫跨了十年的光陰,看似驚人的數字,卻沒有在彼此的外貌下,刻劃出明顯的歲月痕跡,只是對談的語氣中,每個人有各自的故事,有些劇情相似,只是扮演了對立的角色,聊起來多了不少的感慨與悵然。 有人成為別人感情世界裡的第三者,也有人的婚姻在第三者的參與下宣告破局而收場。不同的角色,不同的心情及曲折。前者的痛苦是無法明講的苦澀、懊悔、自責持續在心裡翻騰,用放逐來逃避、麻痺及懲罰自己,然而自己的人生也彷彿停格靜止。而我則是在結束婚姻的轉折下,再次回到了單身的旅程,一邊修復一邊前進,開闢下一個風景。 「妳不恨他啊?」朋友咬牙切齒地問我。 「不會耶!」我表情平靜地喝了一口最愛的焦糖海鹽拿鐵。 「怎麼可能?」朋友仍是不可置信地問道。 「哈哈…我是不恨他!但我的憤怒可是沒在少的啊……」語氣詼諧,但也是實話。 學習設下停損點,來自於你夠不夠「認識自己」 「 打你一巴掌比較氣,還是打你十巴掌,你比較生氣? 」 朋友們多半覺得意外,但我想引用的是停損的概念。時間、感情、金錢、體力、付出的任何一切都是人生的成本。一段感情或者是婚姻破局,無論導火線為何,接下來的過程兩個人都不好受。只要做不到盡釋前嫌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只是自欺欺人,心底的疙瘩及陰影永遠存在。 你願不願意,還有敢不敢去認識,自己內心跨越不去的那道崁,到底是出於愛?還是出於面子、恐懼、不安…抑或是選擇離開以後,所必須承擔的包袱及社會壓力? 如果你願意面對自己,願意揭開自己抗拒及逃避的內心,不只是表面上那說來動人又冠冕堂皇的「愛」,而是深入認識到自己的所有不安及焦慮,你才能做出更忠於自己的選擇及取捨。 正因為選擇及取捨,才能在「 早期 」停損。很多人就是這樣鴕鳥心態、壓抑、隱忍、自欺欺人、糊里糊塗、含恨莫明地過完了一生,兩個人成為難離的怨偶,不是關係冷漠疏離,就是看到對方厭惡、反感偏偏又無可奈何,下班後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在外遊蕩,不斷拖延回家的時間。這個家,早已不是自己的家。這樣的伴侶關係,你的身邊絕對不會少見! 越晚停損,被消耗掉的成本越多,而所謂的越不甘心、越不放手正是來自於此。 用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