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修課程有許多,為什麼我會來上這堂課呢?一進教室,看到左側牆上貼著春聯,其中一句讓我會心一笑,那就是「教學無聊如同坐牢」。我立刻浮現了下聯「治療無效不如睡覺」。
我是臨床心理師,也是作家。今年《人際剝削》出版後,意外地獲得關注,媒體節目及演講邀請不斷,因此有了很多面對大眾的機會,有了更多發揮影響力,能夠幫助更多人的機會。
所以我萬分珍惜,由衷感恩。
也因此,其中一項自我期許,就是要提升演講效益。如何讓演講不無聊,如何讓台下的聽眾都能帶著感動及收穫,回家之後能落實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及生活,進而過好這一生。這個目標,就成了接下來的自我要求。因為我看似外向,實則內向,這是需要突破的心魔。
教學要出現學習效果,心理治療要出現治療成效,都是一條漫漫長路。
教學之於老師和學生,心理治療之於心理師和個案,都是雙方一起打造改變及成長的任務。
所以,無論是心理治療還是演講,都需要持續學習,優化自己的專用知識,還有身上隨時可用的即戰工具。
帶遊戲難不難?當然是非常難。別說台下學員會有的包袱,身為心理師也是講者的我,包袱更是重得不得了,而且百百款。
所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如何突破學員偶像包袱的這一段。外在技法就是由小到大,由容易到困難;而內在心法,就是講師願意說真話,還有同理心的對待。
說真話,就是講師的真誠,拿出來。
同理心,就是學員的心聲,你明白。
觀察力是學習力之母;洞察力是進化力之父。
心理治療很重視觀察,尤其是非語言的行為,而這正是學習的關鍵。要從最初的參觀、參加還有多數人所抵達的天花板,也就是「參與」,到最後的「參悟」,我想,那其中所需要的,就是洞察力,而這正是一個人能夠真正進化、學習大躍進的核心。
我珍惜時間,所以從不浪費別人和自己的時間。
提升演講效果及助人效益,是自我要求,更是我的一生使命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