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在一年之初,就做「最好的選擇」




















一言以蔽之,因為「慎始」。這兩個字聽起來有點八股,可是卻有著預言般的能力。為什麼呢?它不僅牽涉到最常聽到的定錨效應,也會反映出你內心目前正在抗拒的,還有期待的東西。回想昨天,也就是201911日的安排,早上四點半起床,五點閱讀《人生勝利聖經》,六點進行「長照線上學習」,八點多接著出門,準備九點的ASHTANGA自我練習(我們稱之為Mysore)

看起來平凡無奇,跟日常生活沒什麼兩樣,但又似乎有些上進?是的。這就是我進行的「2019年設定」。我可以預期,2019的我應該會非常忙碌。除了平日的心理師工作,還會有出書之後的各式各樣活動與行程,更遑論我持續進行的跨界學習,無論是外語,還是其他領域。

所以,我如何維持生活規律,穩固一切根基?那就是閱讀與學習、健康、人際關係都要並重,從新年的第一天就開始。選擇把這三大項目,排進第一天的生活。

閱讀,是最忠誠的朋友。學習,就是最好的投資去年我讀了約莫七十本書,說多不多,說少不少,重點是到底吸收了多少。無獨有偶,近期許多朋友都私訊問我,家中父母出現失能,例如中風、失智症或各式各樣問題,情緒時而暴躁易怒,時而負面消極,對他們造成了沉重負荷,壓力遽增,想到就哭,不然就是想要離家遠遠的。在有限的時間及心力裡,我可以提供安慰,但更重要的是,他們必須做好準備。因此推薦他們閱讀:《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》、《預約。好好告別》、《我輩中人》、《微霞與桑榆》、《最美的姿態說再見》…這些跟老後相關的課題,都是人生必須的心理建設及實用知識。

閱讀與學習,不能等到兵荒馬亂,才開始臨陣磨槍。平時就要儲糧,我們才不會因為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重大壓力事件,瞬間全被拖垮。

健康:我把它交給了瑜珈。多數人把它歸類為運動,但是對我而言,不僅是如此。它更是內心的修行,每天清晨都要練習,鍛鍊的不只是柔軟度與力量,而是「堅持」。擁有了健康的身體,相對的,才不會因為病痛引起負向的情緒。每天清晨不到六點就出門,我心中何嘗沒有一絲煎熬?何嘗沒有一刻想要落跑?可是當我認份地站在瑜珈墊上,揮汗如雨地完成了今天的練習,對於自己,就能有了多一些肯定。而它回饋給我的,不只是健康,還有印證了只要堅持下去,你一定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。

人際關係:重要的朋友,平時就要相見,不用等到跨年夜。你關心的家人及朋友,平時就要排出時間,無論是週末的午後,還是透過通訊軟體問候。人際關係是這樣,不缺錦上添花,真正重要的人,是會雪中送炭。所以,遠方的家人,平時都會傳訊或電話問候;想關心的朋友,在2018年底前也都碰面了。

新的一年,我選擇了最平淡樸實的開場,不華麗也不誘人。可是它會在往後的一年裡,成為良好的定錨,學習的參照。哪裡好?它提醒我生活就是簡單樸實,平平安安就足以感恩;至於學習?它提醒我隨時都可以認真積極,不管是跨年還是平時。

關於選擇,我有許多體會。多數人不是做錯選擇,而是被動等待不做選擇。例如隨波逐流生活,人云亦云附和。用被動消極的態度,等著未來會有更好的結果。其實,選擇是有黃金期,也就是關鍵期的。你必須「主動」選擇,還有「即早」選擇,才能把選擇權拿回來,而不是交到別人或者命運手中。

此外,選擇也是負責。主動安排你想要的事件,打造你想要的生活。因為內容由你決定,不是聽天由命,不是被別人的指令,外在生活瑣事追著跑,鎮日疲於奔命,應付完了只想放空。我們都希望感到遊刃有餘,內心充實。

在人生這條路上,我們都很努力,都不希望一切努力都變成了白費。

在一年之初,我相信我做了最好的選擇。你呢?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不是行有餘力,才能幫助別人

不是行有餘力,才能幫助別人。 為什麼呢?因為錢怎麼賺,永遠都不會夠。它直指你內心深處的狀態:自信、匱乏感,還有安全感的需求。 收到簡體字版稅的這幾天,繼續按比例捐款。除了先前提過的優質PODCAST平台,我持續贊助之外,這次還新增了 「罕見疾病基金會」 「台灣動物緊急救援」 愛是推己及人,設身處地為人著想。然而,不只是人類,而是擴及所有生命,都要尊重與珍視,盡可能地,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。 不是行有餘力,才能幫助別人。而是助人的動力,利他的精神,讓你活出了你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。 祝福大家。

改變的美好,你只有試過才知道。改變的好處,也只有「你自己」才享受得到!

夏季總是天亮得早。習慣早睡早起的我,每天五點前就能起床,但總是東摸摸西摸摸,不是上網回覆 E-mail 就是先滑個臉書,彷彿是個晨起儀式; 然後才匆忙刷牙洗臉,準備出門練習瑜珈。 然而這天的狀況特別不同, 八點半 要趕赴「寫出影響力」這堂準備兩個月的超硬課程。往前往後估算了時間,必須在 清晨六點 抵達教室, 06 : 10 開始練習, 07 : 30 完成練習, 08 : 00 以前完成盥洗並離開教室。然而這麼早的時間,捷運尚未發車,也同時開啟了第一次騎乘 Ubike 去練習瑜珈的經驗。 早進教室人間仙境,晚進教室仿若魚市 有過運動經驗的人都知道,身上汗水淋漓、臭味四溢的尷尬情形,尤其來到還沒開始熱身,就瘋狂飆汗的炎熱夏季!臭到自己倒是不打緊,汗臭味迫害到隔壁練習瑜珈的朋友,尤其是老師及助教們,那就真是萬分抱歉,心中無數個對不起。 以往總是七點半才抵達教室的我,驚嘆更是驚艷地發現,只是「提早一小時」進入教室練習,不只有許多乾淨的瑜珈墊,甚至連教室內的空氣也格外清新,誇張一點的比喻如同人間仙境! 每個吸氣吐氣順暢無比,不會有默默皺眉時期。反觀以前總是七點半才進入教室的我,好像浸在腥味濃厚的魚市場裡練習,為難了別人,也難為了自己。 從那天起,離開教室後也多了一小時的從容,能在趕赴工作以前,多讀幾頁的書,或是在平價咖啡店瀏覽一下店內雜誌,或者只是安靜地坐在一隅,觀察著人來人往,都不失為生活中的微小樂趣。 改變的美好,你只有試過才知道。改變的好處,也只有「你自己」才享受得到 改變日常習慣如此,面對人生中的任何議題,也是相同道理。在持續消磨的感情裡,日復一日沒有止盡地抱怨、爭吵、指責、謾罵、索討、自責、挫敗及停滯不前的關係,奢求對方改變,那是一種對別人的勒索,也是一種對自己的逃避。 只有直面自己內心,選擇改變自己,才能從痛苦的迴圈裡掙脫,才能掙得更多的餘裕,為自己的人生思考,重闢另一條途徑,探訪下一個美好的風景。 持續抱怨輕鬆簡單,願意改變才是真正勇敢 不改變也沒有關係,第一種情形是「 你很滿意」 ;第二種情形是「 再大的好處也輪不到你 」。 只要嘗試著改變,就會有扭...

離婚後才明白的事:「辭祖」

嬌小可愛的Maggie 用著小奔跑的步伐 出現在我眼前,蜜糖色的肌膚在炙熱的陽光下閃閃發亮。 我著實好奇Maggie 從哪裡趕過來,一聽到答案著實令我興味盎然。 「霞海城隍廟!不是吧?妳的約會邀請不斷,炙手可熱得很!還需要去求姻緣嗎?」我好整以暇卻又不解地問道。 Maggie 立即賞我一個大白眼:「誰去求桃花?我是去辭祖的。沒聽過吧!」她接著嘆了一大口氣。 「哇!這是什麼?」太新鮮了!「辭祖」二字我還是第一次聽說。題外話,看好友翻白眼也是挺痛快的。 台灣傳統習俗,結婚都會拜過男方祖先,告知入了對方家門。然而離婚場面通常都很難看,沒有撕破臉、對簿公堂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,多半是落荒而逃,老死不相往來。也因此,通常也沒有機會再次進到男方祠堂,親自告知男方祖先雙方情緣已盡,日後無須庇佑,雙方也再無瓜葛。 據說離婚後若是沒有辭祖,男方家裡的祖先原本是庇佑,後來可能成為了干擾,認為自家的媳婦不孝,使得往後的健康、感情及財務狀況等方面都不順利。尤其若是有了新對象,也可能從中破壞,使得下一段感情無端產生波折。另有一說,對於子嗣的健康及學習表現也可能受到影響。 以上來自於Maggie 完成城隍廟辭祖,還有她認真請教網路大神,我才得知原來台灣習俗還有這麼一回事。 一個簡單儀式,讓心中塵埃落定 「我以前也沒聽說過啊,甚至連我老媽也不知道呢!這也算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吧。」 Maggie這麼說。 「辭祖」對於Maggie的意義, 是感念前夫家人曾給她的照顧及愛護,畢竟婚姻走不下去,是兩個人之間的事,而一事歸一事,對於這份親情,她仍是惦記在心。只是離婚後,雙方家人若再碰面總是尷尬,因此Maggie 左思右想後,認為留給彼此空間,不帶給對方無謂的困擾及情緒起伏,反而會是相對合適的做法。 我想,對Maggie 而言,雖然不能親自到男方家祠堂上香,告知兩人已經離婚,也不能以媳婦的身分親自道謝,至少透過到城隍廟完成辭祖,也等於在心中完成一個告別的儀式,將這份親情轉換成綿長的祝福,並且將曾有的羈絆及聯繫輕輕放下。 習俗是這樣子的,信者恆信,不信者也大有人在。無論如何,秉持正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