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以蔽之,因為「慎始」。這兩個字聽起來有點八股,可是卻有著預言般的能力。為什麼呢?它不僅牽涉到最常聽到的定錨效應,也會反映出你內心目前正在抗拒的,還有期待的東西。回想昨天,也就是2019年1月1日的安排,早上四點半起床,五點閱讀《人生勝利聖經》,六點進行「長照線上學習」,八點多接著出門,準備九點的ASHTANGA自我練習(我們稱之為Mysore)。
看起來平凡無奇,跟日常生活沒什麼兩樣,但又似乎有些上進?是的。這就是我進行的「2019年設定」。我可以預期,2019的我應該會非常忙碌。除了平日的心理師工作,還會有出書之後的各式各樣活動與行程,更遑論我持續進行的跨界學習,無論是外語,還是其他領域。
所以,我如何維持生活規律,穩固一切根基?那就是閱讀與學習、健康、人際關係都要並重,從新年的第一天就開始。選擇把這三大項目,排進第一天的生活。
閱讀,是最忠誠的朋友。學習,就是最好的投資。去年我讀了約莫七十本書,說多不多,說少不少,重點是到底吸收了多少。無獨有偶,近期許多朋友都私訊問我,家中父母出現失能,例如中風、失智症或各式各樣問題,情緒時而暴躁易怒,時而負面消極,對他們造成了沉重負荷,壓力遽增,想到就哭,不然就是想要離家遠遠的。在有限的時間及心力裡,我可以提供安慰,但更重要的是,他們必須做好準備。因此推薦他們閱讀:《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》、《預約。好好告別》、《我輩中人》、《微霞與桑榆》、《最美的姿態說再見》…這些跟老後相關的課題,都是人生必須的心理建設及實用知識。
閱讀與學習,不能等到兵荒馬亂,才開始臨陣磨槍。平時就要儲糧,我們才不會因為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重大壓力事件,瞬間全被拖垮。
健康:我把它交給了瑜珈。多數人把它歸類為運動,但是對我而言,不僅是如此。它更是內心的修行,每天清晨都要練習,鍛鍊的不只是柔軟度與力量,而是「堅持」。擁有了健康的身體,相對的,才不會因為病痛引起負向的情緒。每天清晨不到六點就出門,我心中何嘗沒有一絲煎熬?何嘗沒有一刻想要落跑?可是當我認份地站在瑜珈墊上,揮汗如雨地完成了今天的練習,對於自己,就能有了多一些肯定。而它回饋給我的,不只是健康,還有印證了只要堅持下去,你一定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。
人際關係:重要的朋友,平時就要相見,不用等到跨年夜。你關心的家人及朋友,平時就要排出時間,無論是週末的午後,還是透過通訊軟體問候。人際關係是這樣,不缺錦上添花,真正重要的人,是會雪中送炭。所以,遠方的家人,平時都會傳訊或電話問候;想關心的朋友,在2018年底前也都碰面了。
新的一年,我選擇了最平淡樸實的開場,不華麗也不誘人。可是它會在往後的一年裡,成為良好的定錨,學習的參照。哪裡好?它提醒我生活就是簡單樸實,平平安安就足以感恩;至於學習?它提醒我隨時都可以認真積極,不管是跨年還是平時。
關於選擇,我有許多體會。多數人不是做錯選擇,而是被動等待不做選擇。例如隨波逐流生活,人云亦云附和。用被動消極的態度,等著未來會有更好的結果。其實,選擇是有黃金期,也就是關鍵期的。你必須「主動」選擇,還有「即早」選擇,才能把選擇權拿回來,而不是交到別人或者命運手中。
此外,選擇也是負責。主動安排你想要的事件,打造你想要的生活。因為內容由你決定,不是聽天由命,不是被別人的指令,外在生活瑣事追著跑,鎮日疲於奔命,應付完了只想放空。我們都希望感到遊刃有餘,內心充實。
在人生這條路上,我們都很努力,都不希望一切努力都變成了白費。
在一年之初,我相信我做了最好的選擇。你呢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