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「惡」這個字,你第一個湧起的念頭與感受是什麼?憤怒焦慮?毛骨悚然?嗤之以鼻?除惡務盡?還是能夠不先下評斷,保有一絲探究與好奇?
在學校進行心理輔導時,這些讓老師及家長焦頭爛額的孩子,無論是捉弄同學、打架、翹課、說謊、偷竊…等各式各樣的問題行為,不禁讓我聯想起法國經典電影《四百擊》(Les
quatre cents coups)。片中主角Antoine這個男孩,也有著課堂傳遞裸女照片、翹課在外遊蕩、撒謊、偷竊……等被視為「惡」的行徑。然而他經歷了不被家人理解、不被接納以及責罰,還有面對大人言行表裡不一的幻滅後,在家庭及學校中,這一連串看似微小卻又連續不斷的挫折下,一步步地走入悲劇性的煙硝裡。電影的結局是男孩從教養院逃跑,持續不斷奔跑著,直到海邊,回眸成為最後的定格,這一幕成為影史上的經典,也是亙古的問號。究竟孩子的惡是什麼?它包含了又透露著什麼樣的訊息?
日本榮格分析的心理學大師─河合隼雄,曾經提過「單純地排除惡,會引來更大的惡。」以及「惡的破壞一旦超過一定的程度,就再也無法挽回。」他指出了當我們試圖用決斷性的方式,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時,表面上劍及履及,成效顯著;但這其實只是壓抑了惡的背後,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珍貴訊號以及成長議題;甚至是,一旦惡的程度及廣度持續累積,就可能走向無法回頭的不歸路。
與孩子工作,可說是彼此交鋒的挑戰,在於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,直覺是敏銳的。不少孩子看到大人打著冠冕堂皇的口號,但言語及行為卻是大相逕庭,因此要讓孩子打從心底去信服大人的管教,以及所有說詞,就時常引起許多矛盾與衝突。記得上週五在河合隼雄「孩子與幻想系列」深度論壇裡,有段話讓我銘記在心,就是「孩子必須看到誠實的大人,內心才能得到安頓,並且產生信任感」。
那麼身為大人,應該如何面對呢?
【承認自己的情緒】
面對孩子犯錯時,我們第一時間總是會湧起焦躁、憂慮、不安甚至是憤怒,這些情緒並不意外。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,理解到並且承認自己內在確實產生了這些情緒,而這些情緒,有一部份確實是孩子行為所激起的,然而有一部份,卻是自己本身早已存在多時的問題,與孩子無關。可能來自於工作,可能來自於伴侶關係,或是其他棘手的議題。然而當情緒及問題同時並行、交錯出現時,辨識並不容易,而相對弱勢的孩子,就可能成為了宣洩情緒及壓力的出口。
【接納自己的有限性】
沒有全能全知的父母。所以試著認識自己,以及接納自己能力的有限性。做為父母,多麼不容易,沒有天生的完美父母,但是我們可以一邊學習,一邊前進,必要時可以適度休息,但不要提早放棄。或者是尋求專業管道的協助,例如特殊教育、心理及醫療資源…等。
【不過早評斷,思索及想像行為背後的訊息】
當我們太早就對孩子的行為驟下評斷時,任何可能性就宣告終止。可能是求救的訊息,或者是渴望被關心、期待陪伴的暗示,甚至是透過破壞現狀而產生的一種珍貴創造力?這一切的答案,都需要我們按耐住自己的評斷衝動,以及保持願意探究的好奇心,才有機會挖掘及證明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