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9的文章

你身邊的人,決定了你的運氣

為什麼要大量閱讀?因為生命裡的有些時刻,身邊的人,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,沒辦法給你未來的指引,靠譜的建議。 這跟標題什麼關係呢? 確保你的運氣,不是被週遭的人所左右。確保你的命運,不是被身旁的人所決定。 要知道,找人請教,可以得到實用的指引。 要知道,找誰傾訴,可以得到深切的同理。 要知道,找誰安慰,可以得到真正的支持。 更要知道,找誰求助是傷口上灑鹽,或者是緣木求魚。甚至讓已經插在你胸口的利刃,刺得更深而已。 朋友重質不重量。在我低潮的時候,我的好友能給我同理及支持,因為他們參與了我完整的生命故事,了解我所有抉擇的考量及思慮。他們會在我卻步時,態度溫暖又和煦地對我說,「妳一直都知道,自己要的是什麼。」 至於建議呢?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,每個人遇到的人生困境,也都各自不同,或者是有人先,有人後。不要為難朋友,你可以透過大量閱讀,獲得更多的方向,指引自己能有更好的結果。 家人是不能選擇的。但你我都同意,朋友是可以選擇的,我們要明辨誰是益友,誰是損友,更要為自己尋找、選擇益友。當然,我們要時刻檢視自己,提升自己,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益友。 當你情緒低落時,身邊多半都是束手無策的人。 當你正在倒楣時,旁邊不乏也正在走霉運的人。 當你意氣風發時,就會有心生妒忌而怨恨的人。 遠離只會抱怨,吸取及掠奪你能量的人 。 我對於緣分二字很有感觸。不單只是有緣的人會相遇、相識,而是有緣的人,才會聽得進去,你給予他的忠告,他告訴你的建議,不會浪費心力來爭辯,要你認同他的偏見。 我們的時間很寶貴,沒有時間來跟這些人浪費。 我也曾遇過這樣的人,而且為數不少。當你努力時,他的反應是不以為然;當你堅持時,他的態度是奚落,說你遲早會放棄;當你進步時,他的作為是嘲諷,說你只是好運。 他們以為自己很幽默,甚至以為自己很高明。殊不知,都只是在露餡而已。 不要期待他們改變,要改變的是自己的作為,那就是遠離這些人。 離開後,你就會遇到真正能夠同路的人。 有人只會找你喝酒,那是損友,快遠離。 有人只會找你抱怨,汙染你心中的淨土。 有人只會加深你的怨毒指數及負

覺醒的你,才能真正為你所用

你了解你的自我嗎?進一步追問,你的自我好不好用,或者管不管用呢?自我有許多層面,不同的心理學家,有不同的理論及切入點。 有時候,你感覺自我像是脫韁野馬,只管橫衝直撞,徒惹是非及事端;有時候,你感覺自我像是紙紮的馬,風吹立刻就倒,跑不快甚至跑不動,感到哀傷而且很沒用。 在數不盡而源源不絕,有關自我的論述中,最簡明而且好用的一種,就是分成「小我」和「大我」。 我們都不喜歡極度自我中心的人,可是許多時候,我們都會變成這一種人,讓「小我」主導一切的人。例子如下: 「我就是不想做。」 「我絕對不是…那種人。」 「我知道的一定比你正確,也比你多。」 「我不夠美 / 不夠帥 /不夠好/ 不夠富有 … 」 為了捍衛自己的形象,保護自己的脆弱,掩飾自己的擔憂,所以小我跳出來聲明,跑出來畫地自限,告訴自己,也告訴別人,我就是如何。然而這個「如何」,就是侷限了自己內在無限潛能的內容。 上述這些案例,真正的核心是無能為力、剛愎自用、自我價值感低落的防衛機制在作用。 提升自我覺察的最大前提,也是唯一前提,你不能夠限制它 。 多數人都被小我牽著鼻子走,堅持己見乃至於自以為是,這會讓新的經驗及觀點進不來,舊思維更是固著僵化,原地空轉、持續卡關出不去。 我們都需要自我覺醒,需要更高層級的彈性。 質疑自己,所以能夠 開放 。質疑自己,並不是自我批評,乃至於全面性否定。而是願意打開心胸,傾聽不同於自己意見,來自更多人的親身經驗及聲音,至少第一時間你的反應不是駁斥,甚至是嗤之以鼻。 當你願意開放自己,別人的意見及嶄新的觀點才能進得去。甚至,你的開放態度會讓人更願意分享及幫助你,因為沒有人喜歡熱臉貼冷屁股,更沒有人喜歡好心被雷親。 吸收新知,所以能夠 開創 。吸收新知,就是主動尋找新的刺激,主動打造新的體驗,進入你的生命。讓新刺激帶來新的體驗,而新的體驗經過你的提煉,就會產生新的發想及創意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新刺激結合了唯有你才經驗過,唯有你才擁有的生命經驗及各項體驗,這就是你能用來開創未來,別人所沒有的依據。 什麼要多讀書?為什麼要多學習?為什麼要多嘗試

拋磚引玉。寫在做到的這一天

回國後,繼續迎接忙碌的工作。然而心心念念,最想做的事,就是實現出書前的心願,將出書後相關的所有收益,無論是版稅、演講乃至於各項邀約,按照比例來公益捐款。 照片的背景,是日本金澤的21世紀美術館。看著眼前盎然的綠意,繞富巧色的設計及創意。我們真的來到二十一世紀了嗎?還是如同過去的世紀,繼續人與人之間的猜疑、妒忌、比較、憎恨、傾軋還有無止盡地掠奪。 所以回國後,就立即來實現答應自己的心願吧。捐款的這一天,就能拋磚引玉,也要記錄留念。 所有支持《人際剝削》的朋友及讀者們,你們都是一起支持公益,希望社會更好、更溫暖還有更友善的人。 建立善的正向循環 。 我們都期待著更好的明天。然而最好的,永遠是今天,因為它就是改變自己,才能引發後續能夠不一樣,未來的起點。

去未知的地方,遇見無限可能的自己

旅行的深義,是挖掘未知的自己,所以總是選擇自助旅行。 2 019即將進入年中,新書宣傳大致告一段落,邀請通告竟然持續三個月以上,新書都已不新,所以受寵若驚,萬分感激。五月中旬,還有廣播錄音,除了謝天,我想不到更好的動詞。 持續忙到照片中的昨日,登機前的現在,總算有閒情逸致,研究一下名古屋前往金澤的交通。隻身前往異地,永遠都是伴隨緊張感,不過心中就默念著「金澤當台中,沖繩當屏東。」勇氣多一點了,腳步就跨出去了。 當你置身一個陌生的城市,身邊所有未知,都在考驗著你,會怎麼因應,會怎麼反應。 自助旅行從不保證舒適,沒有人代勞,沒有人服侍。突發狀況的第一時間,都是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人生多半是如此。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,只有一再奮起,練就因應的能力,擴充心裡的餘裕。 一個人旅行的時光裡,可以充分跟自己對話,可以專注凝視著自己。不是看著鏡子裡的臉,變得瘦削還是豐腴。而是經過這一段時間,來到一年的中間,此時此刻的自己,內心的餘裕是增量還是減量。 有沒有善待自己,有沒有照顧好自己 ; 有沒有勉強自己,有沒有委屈了自己 。 當你善待自己,照顧好自己,你才有充足且真正的餘裕,去同理別人的處境。 當你不勉強自己,不委屈自己,你才會發現有些包袱及枷鎖,都是自己給自己。 同樣重要的是,去未知的地方自助旅行,也是斷捨離的練習。 人生必須去蕪存菁,持續檢視,逐步減少或徹底刪除,不必要也不需要的東西。生活中充斥著多餘,穿沒幾次的衣服,用沒幾次的化妝品,寫沒幾次的鋼筆,戴沒幾次的運動用品。 朋友們總是好奇,「你怎麼可以一個登機箱,就去亞洲旅行?」隨著年齡增長,你會一再發現,很多東西都不是人生的必須。 永恆不滅的,是心中的感動及帶不走的風景,帶回來也用不著的紀念品,徒占空間及位置,回國後要花時間整理,過了一段時間,還要多費心思處置。 一個登機箱,提醒了空間有限,時間更有限。一個登機箱,不用等行李托運,就能直奔目的地。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及取捨。 自己的人生,必須自己琢磨。 六小時後的金澤,有哪些在等著我?希望驚嚇少於驚喜,即使驚

幸福,是一種能力

人人都渴望幸福。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東西呢?沒有意外,我們都會同意幸福是一種感受,然而它不只是感受,更重要的是,幸福是一種能力, 認識自我、感知他人 及 感受幸福 的能力。 我時常想起十年前去紐約旅行,當時還沒有 Airbnb ,倒是有人會把用不到的房間短期分租,當時的房東是來自中國的千金,態度大方,五官美麗,從小就獨自在外求學,也是我截至目前為止所認識,家境最富有的人。 她的衣櫥及鞋櫃就在客廳,櫃子敞開沒上鎖,衣櫥裡一字排開都是小洋裝,鞋櫃裡不少 Manolo Blahnik ,雖然我沒穿過也買不起,還好有看當時的美國影集《慾望城市》,所以這牌子還叫得出名字。也許語言相通,人不親土親 ( 還是我長相和善? ) ,加上她知道我讀心理學,有天就問了我,她有一位好朋友總是反覆割腕,該怎麼給予幫助? 千金的好友,更是千金中的千金。好友的父親在曼哈頓置產,買了能眺望中央公園的公寓給她一人居住,流行天后碧昂絲是她的鄰居。為什麼是一個人居住呢?因為父親外遇後,母親過世,父親後來組成的新家庭與她不相容,所以乾脆分住兩地,各自眼不見為淨。 這個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因為我們都聽過,也見過無數人嚷嚷著痛苦,人生都不幸福,然而旁觀者都覺得無病呻吟,甚至直指他們不知足。其實,感受都是真實的,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主觀世界裡,一個人幸不幸福,不是旁人說了算數。 人的幸福,從來不是擁有越多,越是幸福。幸福的感受,有部份來自於比較,可是比較標準,卻是由自己決定。也因此,有部分能夠操之在己。關鍵就在於,不被負向感受淹沒及主導,做出後悔莫及的行為;挖掘正向感受,從而激勵自己,做出長遠有益的行動。 認識自我。 直到此刻,我仍走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,看不見盡頭。因為人都是在事到臨頭、關鍵的當頭,才能看見真正的自我。風平浪靜時的宣言,通常參考較好。如同時窮節乃見,危難的當頭,才能清楚看見一個人的氣節及高度。認識自我,你才會知道你想要的幸福是什麼,不是每個人都想要豐功偉業,名垂千古。如果你的小確幸就能帶來大滿足,又何必跟一堆人爭破頭,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不是我真心的追求? 感知他人。 寬恕他人並不容易,可是感知他人的內心運作及困難,看見傷害你的人有他的生命課題,卻能夠